dreaming: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leep
By J. Allan Hobson.
这是一本很薄的小书,一百多页。我出去开会,来回的飞机上,断断续续地正好用e-reader把它看完了。
书写得比较好读,没有特别深的东西。或者因为里面提到的大部分东西我已经知道,所以看得也没有特别新鲜或者给我很大的启发。有点儿像总结了一些我以前这里那里听来的一鳞半爪的东西。不过我对他的主要意见还挺感兴趣的:就是说,梦境,大概就是一种疯狂的精神状态罢了。跟磕了药似的。
作者自己应该做过一些睡眠试验。主旨大概就是反对从佛洛伊德时代流行起来的对梦境内容的分析——梦境是不是反应了人被压抑的渴望?愿望达成?特别是根性相关的?——而是要提倡一种跟神经科学结合起来的研究:到底睡觉的时候,做梦的时候,脑内有些什么神经活动?这些活动有些什么功能?跟醒着有什么不同?这些年来电生理,分子生物学和脑功能成像的发展,给了很多有趣的结果。
比如大部分人都会描述的,梦境里面的视觉仿佛被加强了——这个我深有体会,我的梦里面常常有非常美丽,非常栩栩如生的场景——,还有一些assocation加强了——本来没关系的两件事情可能被你联系在了一起;情绪反应比较强,特别是比如恐惧,悲伤,紧张等等的情绪;然后正常的逻辑推理能力,对空间和方向的认知(比如地点时间在梦里常常可以随意切换),还有记忆(一般很多人可能记不住或者记不全梦境),都有减弱。
这些都有分子水平上的物理基础。某些化学分子释放的少了,某些多了。某些脑区安静,某些地方活跃,等等。
然而更有趣的问题,我觉得是睡眠的作用。
书里提到,睡眠一个作用可能是把身体很多的调控系统重新更新维护了一遍,使得到了清醒的时候我们又可能正常工作。比如哺乳动物的温控系统。有一个试验给我印象很深:两组老鼠,一组正常睡眠,另一组睡眠被剥夺。那组正常老鼠醒来的时候上窜下跳,生活愉快;而失去睡眠的老鼠慢慢拒绝进食,靠近角落,瑟瑟发抖——它们越来越不能维持自己的体温,于是把所有的能量都用来保持温度,可是还是不停地变冷变冷,直到一两周之后死去。
——这个实验给我如此深刻的印象,是因为我老早就注意到,我一熬夜,就浑身发冷,瑟瑟发抖。难怪关塔纳莫说用剥夺睡眠的方式来折磨犯人呢。。。
当然人体的调控系统并不只温度一个。也许睡眠就是一个自动检修系统,或者充电系统,把劳累了一天的人体重新检修好,充满电,迎接下一天的挑战。
我主要很好奇更深入地,这个功能是怎么达成的。但是书中没有详细描述。也许也还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研究方向吧。
当然也提到睡眠对学习的作用。仿佛是对白天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刺激做一些分类总结等等,该加强的加强,该减弱的减弱。这个现象也早有实验证明。我好奇的是:为什么睡眠的时候做这些?因为这个时候外界的感觉被挡在外面了,不会有干扰,就整合处理这些内部信息?那这些处理过程在整个学习记忆的过程中的作用和不可或缺性,还有它们自己的具体过程都是怎样的呢?——其实也都是比较宽泛的问题了。我猜肯定有相关研究的。
至于梦境,作者说,也许人体通过在梦境里片断地“发疯”,从而保持白日清醒里人的正常。当然也可能通过梦境里面的选择性地激活某些内部神经活动,来加强一些学习效果等等。这些神经系统,特别是脑,内部的自主激活和活动,大概跟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。——嗯,婴儿的梦特别长特别多。最丰富和常见的梦是发生在REM(rapid eye momement)-sleep的时候,这种类型的睡眠在婴儿期占睡眠比重特别大,成人后减少了很多。
总之是本看起来有意思的书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