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December 3, 2012

走过美国 


someday in 2009

走过美国,by 喻海翔。

要怎么说才能表达我对这本书的喜欢呢?让我还是用我一贯的啰嗦风格吧。
  
  我的浏览器收藏夹里,不知道哪一天,收藏了一个天涯的帖子,帖子写的是一个人徒步和搭车横穿美国的经历。我收在那里,大约是哪一天看到有人推荐匆匆瞟了一眼,觉得自己会喜欢就加上了。然后,两年过去了,我再也没看过。有一天,我忽然穷极无聊,随意地点开这个帖子,结果,一看就看下去了。并且,欢喜莫名。
  
  有点像回头看以前日记的心情。诧异地说:哦,原来这一点,我很多年前就想到过啊.然而当时只是流星一瞬,从脑海里闪过;哪怕居然用笔记录下来,也随之置之脑后。只有很久以后,幸运地重新看到,才知道,啊,原来我一直还是那个我。哪怕我天天醉生梦死颓废不堪的时候,我也曾经这么想过。
  
  喻海翔,一个据说是干过很多很多工作的人,去日本留学数年,又来美国留学数年。他拿到了学位,不是像很多同学那样热热火火地投身到工作挣钱等等之中去,而是决定,徒步+搭车横穿美国。他从三藩附近的一个小城郝里斯特出发,历时数月,到达纽约边上。那个帖子(后来出书了),里面图文并茂地描述了这一个过程。
  
  当我啰嗦这些的时候,我看过这本书也有数月了。然而记忆还是奔涌而下。让我想到什么写什么吧。
  
  他无数次遇到搭车的困难。很多人不愿意搭他;在很多州搭车还是违法的,警察也会阻止他。他又无数次成功地搭到车。总有这样那样的人,最后会搭他。而他,也一贯地耐心地等候,然后感谢。贴中多次提到的,比如他在烈日下等了几个小时也没有一辆车愿意搭他的时候,他的慢慢起头的焦躁,和他自己努力地平静下来——这让我想起修行,瑜伽或者类似的经历。一种能够体会他的焦躁,但是知道他的挑战远胜过我所经历的感情,在阅读中就会慢慢升起。会变成理解,感动,佩服。
  
  他的旅途一开始就遭遇挫折,耗在一个小小的中国餐馆里。碰到无良的老板,和很多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故事。他知道怎么做。
  
  他在西部的荒漠中找到过废弃的房车,里面居然是无数的武器!那一刻,我的心跳也骤止。仿佛随着他发抖的腿一起快速逃离。
  
  他在一个自发的野驴保护区干了几个月。后来还回去过。那一段他写得很长,我想也定是他感触颇多的一部分。那里工作强度大,环境艰苦,前景也不是很乐观。可是总有一些人,会为了这件事情坚持下去。而里面写到的每个每个人,都宛如在我的面前,我看到他们的过去,伤痛,或者无谓。人的一生,的确是渺小而又奇妙的经历。
  
  他得到过一辆赠送的自行车,在佛罗里达;他有幸跟两个来自圣地亚哥的美女同游犹他,并且去了一个计划外的风景极好的地方,还在迷路的危险中成功地走回去了;他在印第安人的保留地受到最自然亲切地对待(他不想搭车别人都看不得他在路上走),虽然也许跟他晒得厉害看着就是一个土著不无关系;他在保守的南方州里走进一个满是白人的饭馆,真正做到了“一鸟入林,百鸟压音”;他碰到过友善和气的长途卡车司机,也碰到过粗暴凶悍的;他曾经跟一个黑人探讨种族歧视的问题,又碰到一个不知道是什么机密机构的研究中国问题的人;他曾经在高速路边小憩,结果出了手边一个小包,其他帐篷饭锅等等统统丢光;他一路走来,吃墨西哥薄饼,偶尔的方便面都会觉得美味;。。。。。。
  
  他像一片叶子,从这块土地上静静飘过。他经历,思考,书写。不一定非要什么目的。就当是一个过程好了。
  
  我喜欢他,特别是那样一种态度,那种经历过生活,很自然,自主,但是非常开放(open-minded,很褒义的一个词)的态度。保持适当的好奇,热情,大量的耐力,但是又有理智的克制(比如放弃掉的那个攀雪山计划)。我并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经整理好了他的思绪,明确了他未来的道路,但是我知道,即使他没有,他也会继续这样耐心地探索下去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